介绍

qPoissonRecon代表“Poisson表面重建”,是Johns Hopkins大学Misha Kazhdan
提出的三角网格生成算法的一个简单接口。
这与作者维护和共享的PoissonReconli库(当前使用的版本:6.11)的实现完全相同。
因此,如果您在科学出版物中使用此工具,请先引用作者,再引用CloudCompare ( 该工具也非常优秀,但在这种特定情况下不太重要 )。
CloudCompare只需添加一个对话框即可设置一些参数(见下文),并实现与自身工作流程的无缝集成。使用方法

注意
 要使用此插件,用户必须选择带法线的点云
 要获得良好的效果,云的法线必须是干净的(即所有法线的方向必须正确/一致且没有太多的噪声)
 默认情况下,该算法应应用于闭合的三维形状,但即使在开放网格上(通常如地形——见下文),也可以使用输出的“密度”信息获得有效的网格

插件对话框如下所示:

这些参数相对比较清晰,它们的精确定义可以在原始库页面上找到。
主要参数是“octree depth”。越深(即越大),结果越精细,但同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内存。
以下是输出网格的示例(左侧为网格,右侧为带有法线的输入云):

使用输出密度

在处理开放形状(如激光雷达云等)时,最有趣的功能是PoissonRecon输出的“密度”测量值。
可以使用此标量场来减小输出网格范围,以便尽可能匹配输入云范围:
 计算完成后,关闭插件对话框
 选择输出网格
 向下滚动其属性(参见“属性”对话框,默认位于左侧),直到看到“SF显示参数”部分

您可以使用左侧白色圆形交互器(对应“最小显示值”)来交互式地隐藏顶点密度值最低的三角形。这些三角
形对应于距离输入云最远的三角形。
在对结果的视觉效果满意后,可以将可见三角形导出为新网格:
 使用“编辑”> “标量字段”>“按值筛选”方法
 min和max值应该已经设置为交互式设置的值
 确认创建新网格
 您可以在输出网格上至少删除“密度”标量场(通过“编辑”>“标量场”>“删除” )

作者:刘浩男  创建时间:2025-09-23 14:51
最后编辑:刘浩男  更新时间:2025-09-24 14:07